软件技术教研室开展了“专思融合”常态化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9浏览次数:10

20241129日,软件技术专业教师进行了一次“专思融合”常态化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何煦、方雯二位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朱颖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数据结构》课程思政点和思政点在授课过程中,如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发展链条,因为人生不会像数据结构中的链表一样,可以循环往复,人生只有一次,要好好把握。

胡越老师在《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的思政点主要集中在开发的创新性、技能使用的不断钻研和持续不断地学习中,历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同时微信小程序开发要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要有高度的信息安全的敏感度,作为一个app开发者和使用者,关注用户使用体验、信息隐私的保护等,有更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方雯老师,对于两位老师的课程思政备课内容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思政点很新颖,思政内容贴合学生较紧密。她同时提出了,可以借用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元素,拓展思政内涵,还可以拓宽思政内容,比如可以从国际视野、国际发展来捕捉更多的思政元素。

何煦老师为本次备课活动做了一个详细的总结,他引用伟人说过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可以实事求是的对一个课程在就业市场的的影响、课程在学生职业发展的定位和学生实际的需求做一个详细调研,从学生今后就业、工作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思政点更有实用性,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专思融合”常态化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为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课程融入和与专业相关性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今后,“专思融合”常态化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将会成为专业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