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谢红标师生团队圆满完成了为杭州阿难陀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该团队协助项目组,成功开发了基于多模态的眼科智能化病例管理系统,为推动基层眼科医疗信息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项目采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联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医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自主智算与数字诊疗系统实验室、浙江经贸服务团队和杭州阿难陀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实施和部署。项目团队针对当前我国约70%眼科医生集中于大型医院、基层眼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创新性地开发了集眼底彩照、OCT扫描、前节成像等多模态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智能化病例管理系统。
"传统的眼科筛查模式存在信息获取单一、准确率不高的问题,约20%-30%的病例无法准确判断。"项目负责人谢红标老师介绍说,"我们开发的多模态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融合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数据,显著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亮点在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和时序分析功能。团队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融合技术,结合概念蒸馏和注意力机制,实现了不同模态医学影像的有效整合。同时,系统具备的时序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追踪患者病情的长期变化,为医生提供疾病进展的量化评估,这一功能在慢性眼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在系统试用验证阶段,项目团队选择了淳安县枫树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淳安县下姜村、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医院等不同类型的试点单位。试用期间,系统累计为超过1000人次提供眼病筛查服务,发现各类眼病患者180余人,筛查准确率达到95.3%,处理速度比传统方法提升60%以上。
团队成果在下姜村的服务被潮新闻、浙哲科普、浙江社科、中青校园、青春浙经贸等多家媒体报导获得了广泛的好评。